我校2023年春季本科学位论文毕业“云”答辩圆满完成
(《西安开放大学报》记者 格物)论文答辩是高校毕业生完成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我校历来十分重视。2023年6月10日,我校2023年春季本科学位论文毕业答辩工作顺利完成,本次答辩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答辩,答辩教师与学生“云端”相聚。本次答辩安排了5个答辩组,57名学生参加了毕业答辩。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斌检查毕业答辩工作。
答辩程序,有条不紊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答辩工作,成立了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丽玲为组长,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斌为副组长的答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毕业答辩工作办公室、毕业答辩工作组、教学督导与评估组等小组。全力保障毕业答辩工作高质量完成。
答辩当天,张斌对答辩工作进行了巡视。他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并且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参加答辩工作表示感谢。各位答辩委员长期担任我校论文指导教师,一直以来关注我校发展,在教学方面给予很大帮助。学校将全力做好答辩组织工作,为答辩委员做好支持服务,积极配合委员高质量圆满完成此次答辩工作。他希望,答辩委员将各自高校在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中的宝贵经验进行传授,同时对我校的工作给予指导,对论文指导、答辩等工作环节提出意见建议。学校将根据委员们反馈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使我校学位论文质量有所提升,进而推进教学质量。
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势,相继多次开展了线上远程答辩,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调整优化工作流程。为保障此次答辩网络环境安全、稳定、可靠,技术组开通网络光纤专线保障线上远程答辩运行通畅,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备用教室、设备,应对突发状况。在答辩前期组织技术培训,搭建远程答辩网络环境,测试设备运行状况,保障网络稳定、通畅,同时技术支持及时到位。
“云端”开启,线上答辩
本次本科毕业生线上视频答辩在智慧教室进行,利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网络答辩。答辩开始后,答辩学生按照时间要求进入网络会议室。本次答辩设立技术秘书和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学生身份核实确认以及答辩记录,技术秘书负责画面切换和技术维护等。
毕业答辩流程主要分为论文内容陈述、答辩委员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三部分。学生在内容陈述过程中,主要对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陈述和说明。随后由答辩委员向学生提出问题,参加答辩的学生认真回答,并仔细记录各位答辩评委给予的宝贵意见,以便答辩后进一步完善论文。
答辩过程中,答辩评委还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格式规范等方面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答辩过程中参加答辩的学生着装得当,举止大方,与老师积极互动,气氛严肃且温馨。回答问题时学生态度端正,准备积极,认真回答答辩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有些学生论文内容翔实、逻辑性较强,得到了答辩老师的肯定;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排版错误、表述欠缺等不足,但答辩老师都会耐心地为学生提出详细的指导建议。
严格把关,保障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学位论文质量,不断完善指导过程管理。在撰写过程中新增选题复审环节,选题复审环节由专业责任教师负责,成立以专业责任教师为组长,校内学科小组为团队的选题复审小组,开展选题复审工作。
为保障此次答辩质量,教学督导与评估组安排我校三位高校教授担任督学,抽选5个专业的毕业生,从论文教师指导情况、学生论文完成度、现场陈述情况等方面对答辩工作进行了督查。表示本次论文答辩过程组织规范,答辩委员有针对性提问,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作答,对不足的地方及时指正;答辩秘书、技术支持等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各方需求;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有序作答。结合学生陈述及论文撰写情况,三位督学给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为保证答辩工作顺利进行,答辩工作办公室、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2023年春季本科学位论文毕业答辩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并按照答辩实施办法和详细的线上答辩流程和要求,提前召开答辩秘书培训会,建立答辩组别微信群,组织学生模拟演练,确保答辩委员熟悉网络答辩平台和流程,保证每一名学生在答辩前都能熟练掌握所用视频答辩软件的操作方法。
毕业答辩为学生的大学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通过答辩充分体现我校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他们所学知识更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他们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通过在我校的学习为日后在社会中的不断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也将不断总结毕业答辩工作的规范性、创新性等方面经验,为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而努力。
(审核:宋博 责任编辑:姚晖 核稿:李昕燃)